如何让行动不便的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农民如何才能享受到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在衡南县紧密型医共体改革的实践中,笔者找到了答案:强化智慧医院建设,构建“互联网+卫生健康”体系,让“数据跑路”代替“百姓寻医”。
该县在全市同级医院率先将互联网新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不仅实现群众电子健康档案一键查询,还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让村民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该县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和慢病管理签约工作,积极开展居民健康建档、慢病签约管理等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创新运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构建,促进“医防”有机融合,居民在家,也能享受到医生定期的慢病管理服务。
▲医共体茅市分院医生为当地群众进行健康宣教
近日,家住衡南县茅市镇五岭村的村民封爷爷又一次收到了村医派送的降压药。医共体分院远程监控慢病患者的身体情况,定期询问用药情况、送药上门,让70多岁的封爷爷很舒心:“过去得去县医院拿药,光来回就得两个小时,现在医生在网上就知道我的身体情况,还有村医送药进家门,方便多了!”
自2021年5月衡南县率先在茅市镇试点推出首个慢病管理网上平台以来,镇上老百姓都乐开了花。医共体茅市分院推行公共卫生惠民服务,推出年签约包96元,而老百姓自付仅8元。签约者不仅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所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还能享受一年内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及药事费全免服务,村民看病省钱又省心。
10月上旬,50多岁的陈女士突然昏倒,周围群众为其拨打了急救电话,然而,没办法联系上其子女,大家也无法准确说出其既往疾病。衡南县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团队到达现场后,将患者信息反馈给医院,医院通过其身份信息快速调取了陈女士的健康档案和既往电子病历,了解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很可能是脑卒中昏倒。幸而有及时的对症处理,陈女士很快得以康复。
据悉,衡南县紧密型医共体以县人民医院为基地,打造“1中心、6平台”,建立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即建设医共体大数据中心和互联网+业务协同、综合监管、后勤管理、智慧医院、公共卫生、医保内控平台。数据化互联网平台的成功搭建,使患者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等诊疗数据得以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远程会诊、慢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分级诊疗、预约服务、线上授课等医疗业务实现“结果互认、资源共享、一网通办”,医共体内人、财、物的统一管理、绩效考核、医保内控等也达成了“一网统管”的效果。
衡南县县域医共体通过健全完善县域内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医学检验和远程会诊与教学等共享中心,提高检查检验设备利用率,推进医共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避免群众反复多次检查。同时,对在医共体内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连续住院参保人员,视为一次住院,只收一次起付金,不再重复计算起付线,也减少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改革不停步,服务上台阶,群众得实惠,是衡南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重点工作。“惠民”,就是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让老百姓就近便捷就医,节省医药费用,优化老百姓就医体验,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了将医疗资源下沉,衡南县人民医院每年组织医疗骨干到全县所有医共体分院巡诊巡讲,并下派专家到偏远卫生院常驻,让老百姓按乡镇付费享受县级服务;每年设立义诊专项资金10万元以上,组织医疗骨干不定期下乡义诊,免费送医送药到农户。
陈奶奶是一位白内障患者,近日她来到衡南县人民医院就诊后,该院为其实施了白内障手术。出院时,查核自负费用仅仅花费了600元。她喜极而泣:“本以为做白内障手术治疗需要很多的费用,怕承担不了,没成想医院减免了这么多,真是太感谢医院的优惠政策了!”据悉,该院从2019年开始实施“光明扶贫工程”,对所有县内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白内障患者,来衡南县人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只需交纳起付金,其余自付费用由医院减免。
衡南县人民医院对尿毒症患者、特困患者都有对应的优惠减免,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医共体改革下的政策红利。如对尿毒症患者实施优惠服务,符合医保政策规定的尿毒症特困患者,可享受全年免费血透治疗,其他患者自费部分由医院优惠减半。医院投入32万余元购置一台中巴车专门用于尿毒症患者免费接送,近2年优惠减免尿毒症患者自负部分费用和专车免费接送费用共计达130万余元。
推行城乡居民医保病人只预交50%的住院费用制度,此类病人在该院住院所缴纳的费用可以双倍使用,未超过者不需按常规再缴纳住院费用,为患病群众提供了方便,减轻了就医费用压力,并着力对贫困户患者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制度。
“原来,我们总是担心住院花销会很大,有不舒服都会瞒着,怕给子女带来负担。现在,政策好了,优惠多了,县城、乡镇的医疗技术也很好,我们定期就主动来检查身体!”正在医共体茅市分院测量血压的李奶奶说道。
多措并举下,衡南县紧密型医共体改革的春风温暖了群众,达到了“党政放心、群众受益、医院发展、患者满意”的可喜效果。
▲正在测量血压的李奶奶
近日,在栗江街生活的陈爷爷因腹部疼痛入住医共体栗江分院,由于疼痛较为严重,该院医生及时连线县人民医院相关专家,为其开通远程会诊,指导诊断和治疗。通过上下协同,陈爷爷的病因很快被查清,腹痛很快得到缓解,综合治疗1周后痊愈出院。
“没想到我们镇医院还有这么先进的治病方式,通过网上会诊就能把病治好,真是方便快捷又省钱。”70余岁的陈爷爷由衷感叹。
自医共体改革启动以来,衡南县加快推进全县卫健系统信息化工程,促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更好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松江镇尚书村王奶奶因胆结石前往松江分院看病,该分院医师检查后,认为需住院手术治疗,但医师告知王奶奶可直接为她办理入住县人民医院(总院)普外科手续并在当地卫生院交入院医疗费用后,她还有点不相信,待一切手续办完后,县人民医院的免费接诊救护车已来接王奶奶了,她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以上只是该县医共体构建“互联网+卫生健康”体系,实现“云上服务”的一个缩影。
该县人民医院(总院)与23个分院联成一个体,分院的医师可在网山查阅到总院各科室的床位,学科特长等信息,并可直接为患者办理缴费和入院等手续,使每一个分院都变成总院的“门诊部”,实现“一站式”住院服务,为百姓免除了到总院挂号看门诊,再办理入院等诸多繁琐手续,让老百姓方便、快捷,直接入院治疗。
县人民医院及23家分院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把信息化建设摆在优先发展位置,积极搭建好“1+6”互联网+医共体信息服务平台,采集医共体内患者诊疗数据并搭建全员人口库、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打通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启用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培训、慢病管理、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签约等业务协同,推进“结果互认、资源共享”模式及分级诊疗新秩序;完善预约诊疗服务、健康档案、健康咨询、线上问诊、排队叫号系统、分诊叫号系统、移动支付系统及自助挂号、缴费、查询、打印系统等互联网智慧医院便民惠民应用功能;从而达到预约途径多样化、缴费方式灵活化、排队叫号人性化、报告查询便捷化、远程医疗科学化、双向转诊一体化、检测结果智能化、管理服务精细化的效果,最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看病综合负担,有力有效提升了民生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