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人民医院 > 新闻动态 > 医院要闻

中共衡南县委办公室 衡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南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衡南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1-02-09    【字体:

中共衡南县委办公室

清办〔20218


 

中共衡南县委办公室

衡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衡南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直相关单位:

《衡南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衡南县委办公室

衡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13



衡南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构建合理有序的医疗格局,加快健康衡南建设,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医改政策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强县、活乡、稳村、惠民为目标,实施三三工程,全面推进医共体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需求,真正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

二、基本原则

(一)县委、县政府主导,统筹兼顾。打破医疗资源条块化分割、碎片化运行的局面,推进医疗资源整合,统筹兼顾政府投入政策、医保支付、服务价格、人事编制等配套改革,整体推进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薪酬激励等综合改革。

(二)健康导向,优化配置。通过医保打包支付机制,建立以人民健康为目标的医疗服务绩效导向,建立市场化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基层的机制,形成预防和治疗一体的健康服务模式。

(三)全面谋划,稳妥推进。在整合医疗服务功能时,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逐步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最终达到集医疗服务、管理、责任、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三、总体目标  

(一)通过医联体做强县人民医院,力争两年内让县人民医院创三级医院,着力建好五个中心,确保具备大病不出县的能力,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90%的医改目标。

(二)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集合23个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辐射村卫生室,形成县村整体医疗服务体系,确保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三)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和慢病管理等十二大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医防融合,努力实现小病不出乡。

(四)以行政村为主体,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规范乡村医生管理,逐步实现把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

四、改革措施

(一)创新工作思路。在医共体内推行三三工程,打造综合医改衡南样板。三三工程,即三共、三强化,三共:共建(组建新的衡南县人民医院)、共管(人、财、物统一管理)、共享(全县医疗资源共享);强化分级诊疗、强化签约服务、强化公共卫生。为进一步做好三共、三强化工作,在县域内实行村(医疗服务点)三级垂直管理模式,整合医疗资源,提升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加强医共体内部管理同质化,实现价值共创、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二)组建新的县人民医院。加强党对医院的全面领导,以衡南县人民医院为基础,组建新的衡南县人民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衡南县人民医院应优化内部管理机构并负责医共体日常工作。把全县20家建制乡镇(中心)卫生院和3个街道(车江、向阳桥、云集)社区服务中心作为衡南县人民医院分院,增挂衡南县人民医院XX分院牌子。将全县现行的非建制乡镇卫生院和分院并入到所属地卫生院,作为门诊部或医疗点,村卫生室也一并纳入衡南县人民医院管理,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

(三)明确改革核心。一是衡南县人民医院以紧密型医联体为依托,做强做大,着力建设好五个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具备大病不出县的能力。二是对全县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的人、财、物统一管理。包括规范财务管理、人员招聘、调配和内部人才流动等,衡南县人民医院中层干部人事任命按《衡南县股级干部管理办法(暂行)》相关程序执行,对并入的非建制乡镇卫生院和分院院长,调整到所属地医院任副职,分管并入来的门诊部或医疗点。三是规范临聘人员管理。对在医院工作具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在医共体内进行调配,对非医非药人员进行遴选,适当安排工作,工勤人员实行劳务派遣。四是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绩效考核和管理由衡南县人民医院按程序审批出台具体绩效考核细则及办法,并加强对药品、器械、耗材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在现行政策下,实行集中带量,阳光采购。五是原则上取消原乡(镇)卫生分院医保住院定点资格。六是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在疾控、妇幼、中医等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指导下,开展居民健康建档、慢病签约管理等十二大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规范乡村医生管理,加强村医工作量化考核,按月付酬。

(四)优化医保支付。根据省、市、县要求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需要,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照总额预算、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原则,衡南县人民医院同县医保局协商,科学、合理、综合界定衡南县人民医院和23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的医保基金预算管理总额,在医保总额逐年提高的基础上,实行总额打包给衡南县人民医院(具体总额以专题会议确定),县医保局负责监管,并引导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把以治疗为中心,向以治疗和预防保健为中心转变,让老百姓少生病,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90%在县域内就诊的医改目标。

五、主要任务

(一)强化管理考核。对乡镇(街道)及县直单位综合绩效考核适当增加卫生健康分值,重点考核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力度及国办发〔201932号文件健康中国建设考核的相关工作。

牵头部门:县委办、县政府办;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县直相关单位;时间要求:2021年起执行。

(二)人事管理改革。完善编制人员管理制度,对县级公立医院原有核定的编制按相关程序进行补缺,同时向省市报告,按湘卫发〔20183号文件,结合我县现有辖区人口数和床位重新核定编制数,落实编制总量,助力医共体稳步推进。建立健全人事管理体系,以衡南县人民医院为基地,对所需人员由衡南县人民医院负责提出人员招聘方案,经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同意后,按程序进行人才引进、招聘、管理等。医共体内人员可交流使用(除调上级医院外),交流使用期间其福利待遇按原渠道落实,人员隶属关系、编制人事关系保持不变,实行医共体内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医共体内属县管干部的任用,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相关程序执行,由衡南县人民医院提出建议报县卫健局,再由县卫健局报县委研究任命。医共体内其他干部任用由衡南县人民医院拿出方案,通过县卫健局党委,按《衡南县股级干部管理办法(暂行)》相关程序执行。严禁在核定编制数之外违规招人、用人(到编人数+聘用未列编人数不得大于核定编制数),劳务派遣用人数不得超过核定编制数的5%

牵头部门:县委编办;配合部门:县委组织部、县卫健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医共体各医疗机构;时间要求:2021年开始执行。

(三)财务管理改革。由衡南县人民医院根据相关政策,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负责指导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按照规范、公开原则,统一管理、独立核算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所有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和收益。衡南县人民医院可根据业务需要并遵循强基层的宗旨,按国资相关管理规定统一调配医共体内医疗设备。
    牵头部门:县卫健局;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医共体各医疗机构。
    (四)业务管理改革。由衡南县人民医院负责统筹制定规章制度,推行技术规范,开展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和工作考核,建立远程会诊工作机制,实行同质化医疗管理,设立区域检验中心,实行检查结果互认,推进特色科室建设,推广适宜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牵头部门:县卫健局;配合部门:县医保局、医共体各医疗机构。

(五)药械管理改革。严格执行同质优价的原则,严控成本支出,根据业务需要对衡南县人民医院和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新增物品、药品、设备、器械、耗材等进行统筹规划,在现行政策下,实行集中带量,阳光采购,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牵头部门:县医保局;配合部门:县卫健局、医共体各医疗机构。

(六)医保支付改革。按照总额预算、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原则,把县人民医院和23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的医保基金预算管理进行动态调整(具体总额以专题会议确定),实行总额打包给衡南县人民医院,县医保局负责监管,并引导医共体各医疗机构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牵头部门:县医保局;配合部门:县卫健局,医共体各医疗机构。

(七)绩效考核改革。要按照按劳分配、优绩优酬的工作原则和两个允许的总体要求,在医共体各医疗机构全面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在按政策总量控制基础上,由衡南县人民医院按相关规定(班子成员会、职代会等)制定绩效考核方案,通过绩效考核,推动预防为主、医防融合方针贯彻落实,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贯彻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病人诊疗下沉),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共体绩效考核方案应结合上述导向,在每年年初报县人民政府审查批复。

牵头部门:县人民医院;配合部门:县卫健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医共体各医疗机构。

(八)信息管理改革。一是按照《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开展信息化建设,加快医共体各医疗机构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对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人事管理、财政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技术支撑。二是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提升协同服务水平和政府监管水平。三是发展远程医疗服务,以衡南县人民医院为中心纽带,向下辐射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向上与省、市三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对接。

牵头部门:县人民医院;配合部门:县卫健局、县财政局,医共体各医疗机构。

(九)加大财政保障。由县财政局和县卫健局编制县人民医院财政收支预算目标,实行收支两条线,从业务收入中提留5—10%作为事业发展基金,用于化债和医院发展,年底考核结算;县财政局按县乡核定编制数实行财政保障,同时,落实上级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政策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配套经费。
    牵头部门:县财政局;配合部门:县卫健局、县委编办、县人社局;时间要求:按规定时间完成。

六、工作进度安排

(一)第一阶段:筹备启动阶段(20201210-1231日)。成立中共衡南县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完善医共体组织架构和管理架构,制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及具体工作细则,召开启动大会,完成医共体各医疗机构挂牌等筹备工作。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2111日至20211130日)。组织实施。

(三)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2021121日至20211231日)。总结经验、完善改革措施,迎接上级的评估,整体推进医共体建设。

七、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中共衡南县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览统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健康衡南建设各项工作。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国荣任组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陈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志伟,县政府副县长谢辉,县政协副主席王念华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成员。县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健局,由县卫健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以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和医共体各医疗机构工作协调衔接。

(二)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政策,改革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创新监管机制,放管结合,激发医共体各医疗机构自主创新活力,具体按照县卫健局下发的《向衡南县人民医院放管服清单》执行。

(三)强化督查评估。一是县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政府督查室对医共体各医疗机构工作进度、任务完成情况要加强督查通报。二是对医共体各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跟踪评价,评估改革成效,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若有新的政策精神,按上级政策执行。三是对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重视和支持力度进行评估,主要是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四是对医共体建设的群众满意度进行评估。

(四)严肃改革纪律。提高认识,确保思想统一、队伍不散、工作不断,认真执行改革决策部署。严守财务制度,严禁不按规定程序采购设备、器械,严禁弄虚作假、瞒报漏报资产数据、滥发福利,确保财务资产不乱。

(五)加强舆论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主动引导社会预期。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发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信息,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的良好氛围,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为深入医疗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附件:

1衡南县卫健局向衡南县人民医院放管服清单

2衡南县医共体组织架构示意图

 

 

 

 


附件1

 

衡南县卫健局向衡南县人民医院放管服清单

 

县卫健局机关各股室及医共体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衡南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精神,促进县域医疗资源整合,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加快健康衡南建设,推动全县卫生事业良性发展,提高老百姓就医获得感与幸福感。特制定本放管服清单。请认真贯彻落实。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衡南县人民医院